1月9日,《福建法治报》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 打造活力漳州之治”专栏刊发《营商法治化 环境可视化》,深度报道漳州两级法院着力提升司法品质维护市场秩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诚然,法治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但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又该如何寻找短板差距,提出优化提升精准对策?一系列问题摆在漳州法院人的面前。
为此,漳州两级法院主动融入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和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以创新改革为驱动、以便民利民为工作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服务标准,全国首创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司法诚信码等,着力提升司法品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合法权益,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2022年6月30日,漳州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上线运行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
当天上午,全省法院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启动仪式及龙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基地揭牌仪式同时在漳州台商投资区人民法庭举行。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是漳州法院自主研发的内网运行平台,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聚焦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重点指标。这标志着漳州法院数助治理提档升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迈向智能化。
该平台开发数据接口对接省法院司法大数据平台,探索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日常监督、政策落实、满意度调查、亮点举措、指标预警”五个功能模块,常态化跟踪、精准研判、优化提升,可为全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监测督导提供实践探索样本。
“漳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有效整合、规范了营商环境‘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法院牵头指标的管理,每月定期采集监测全市12家法院营商环境指标数据累计11批次800多项。”漳州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以来,通过漳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平台的监测预警,形成全市法院营商环境动态分析4份、改革创新典型案例12个,对涉营商环境的长期未结案件发放预警函3批次共16件。
截至2022年11月,漳州两级法院买卖合同长期未结案件全部清零,提升了法院系统管理水平。
“你好,请问是执行局吗?麻烦帮忙查一下我公司是不是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为什么没法贷款?”“您好,您可自助下载‘漳州通’App,进入‘法院(执行)服务’板块,点击‘司法诚信码’,进入应用就可以查询到了。”
“漳州司法诚信码创新采用跨平台、多接口的验证模式,融合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和发改委‘信用中国’(漳州)红黑名单两大信用数据库,一码集成诚信数据。”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佳鹏介绍,用户只要登录“漳州通”App,进入“法院(执行)服务”板块,点击“司法诚信码”就可以进入应用,非常便利。
“打开界面时默认显示的是本人的司法诚信码,一般情况下为‘绿码’。”王佳鹏告诉记者,“如果存在失信问题,漳州司法诚信码将显示为‘黑码’。”若显示为“黑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查看详细信息。
将诚信与法治有机统一起来,把诚信贯彻落实到社会治理实践中。为了打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漳州中院联合漳州市发改委率先在全国首创“两库融合”司法诚信码,并入驻“漳州通”APP,面向漳州市民提供信用查询服务,不断提升司法便民利民为民力度。
首创探索司法便民举措取得显著成效,漳州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持续上升。据统计,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为87.14,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0位,首次跻身全国前十,创历史最好成绩。
“这笔钱真是‘及时雨’啊,才来法庭一次就把事情解决了,太方便了!”近日,漳州长泰某煤炭公司负责人说。
原来,这是一起因福州某化工公司长期拖欠长泰某煤炭公司货款,导致煤炭公司无法发放工资遂起诉申请诉讼保全的案件。长泰法院兴泰法庭受理该案件后,经过认真审核,当场为某煤炭公司办理了立案及保全手续。为了让工人们尽快拿到工资,兴泰法庭法官多次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耐心组织调解,最终促使该企业主动履行货款给付义务。从起诉到最终兑现权益仅历时8天。
一直以来,为加强府院联动、部门协同、制度保障,有效疏通法治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困点堵点难点,漳州两级法院不断加强民商事纠纷化解,以源头解纷为营商加分,实现司法更便捷、服务不断线。
长泰法院“涉企纠纷一体化解”工作模式只是漳州法院多元解纷模式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探索多元解纷模式都是漳州法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重要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漳州中院在全省首创劳动争议全链条解纷模式,获评全省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精品项目、入选福建法院诉源治理工作15项创新举措;联合市台办等部门建立涉台司法服务一体化机制,指导台商协会设立全国首家全部由台胞组成的调解组织;创新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成立金融解纷“一站两中心”,源头防范化解金融纠纷。
来源:福建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