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市域社会治理】漳州东山:创新“三式一体”协作机制 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2-07 09:26:43 打印 字号: | |



漳州市东山县坚持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机制更完善、服务水平更优质的理念,创新富有区域特色的“三式一体”军地司法协作机制,被列为“福建省法院首批司法协同创新项目”,成立全省首家“军地司法协作诉非联动中心”,率先将退役军人纳入司法拥军服务对象范围,推进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为东山县蝉联五届“全国双拥模范县”、九届“全省双拥模范县”作出积极贡献。

 “一揽子”统筹。主动适应拥军强军新形势,借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在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融合设立工作窗口受理涉军事项,努力打造“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涉军服务新平台,实现更好维护部队、现役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深化支前双拥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项目化”推进。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工作理念,立足职能属性,制定“东山县军地司法协作诉非联动中心项目建设作战图”,多部门配合强化“作战”效果,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及时总结宣传推进军地司法协作项目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部门、人员,及时通报督促。



“嵌入型”互动。推进涉军案件审判庭、军地司法协作诉非联动中心、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四个平台”的交互融合,建立以法院法官为主,老兵代表、法律顾问、基层调解员为辅的“群众评理员”队伍,探索实践“网格化+军地司法协作”工作机制,全方位满足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多元司法需求,高效开展涉军维权工作,做到“以理解结、依法息访、帮扶解困”。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积极探索以理论学习联动、党团工作联创、文体活动联谊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共创新途径,大力推进谷文昌纪念馆、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等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协调指导拥军优属和做好地方支持军队相关工作”特长,结合法院法律业务专长,选任军地联络员和法治辅导员,采取“线上交流+线下授课”“键对键+面对面”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推进依法治军。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重政策互通,与困难军人、军属、烈属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帮助申报享受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在扶贫助困、拥军优属、慰问老兵,帮助解决“三属”“生活难、住房难、就业难、医疗难”等方面不断发力,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赠发慰问金、家电购置补贴卡、生鲜果蔬菜等,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推进社会“输血”与自身“造血”两不误。



保障与保护相结合。在部队开展军事演习、建设军事项目期间,组建“涉军维权服务小分队”,积极从水电通信保障、训练场地协调、群众工作等方面给予大力协助,确保部队顺利完成任务,多次收到驻训部队感谢信函。扎实做好涉军非诉讼纠纷与诉讼纠纷的有效衔接,高效发挥“四个平台”作用,建立健全风险协查、前端疏导、多元调解、反馈回访等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各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化解纷争。

“把脉问诊”全覆盖。以军地司法协作诉非联动中心为纽带,运用“平时接诊、预约看诊、远程问诊、集中会诊”四种形式,依托基层平台前移维权服务关口,综合运用现场调解、上门调解、电话调解、网上调解等方式,及时为部队、现役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诉讼指导、风险防范等“订单式”服务。“军地司法协作诉非联动中心”成立以来,在合力化解涉军非诉讼纠纷方面,平均化解时长较以往缩短10天左右,办理满意率100%。



“绿色维权”全流程。全市首创“涉军案件标识管理”模式,在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维权专岗”,对来访人员利益诉求统一登记、引导办理;在法院设立“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接待岗”,对涉军案件统一加盖“涉军”印章、建立流程管理表、实行“挂账销号”,确保涉军案件从调解疏导,到立案审理、执行归档,全程进入“绿色通道”,做到信息对接到位、风险防控到位、服务保障到位。三年来办结的各类涉军案件、诉前化解涉军纠纷,无一起案件上诉、无一引发上访。



“基层治理”全参与。依托军地司法协作诉非联动中心,推广“1+N” 双拥社会治理模式,发挥信访评论员、综治网格员、农村警务助理、退役军人服务站专干等队伍力量,广泛调动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县、镇、村三级网络,联合开展社会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平安法治宣传等活动,着力打通服务保障群众的“神经末梢”,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形成止讼、化讼、少讼甚至无讼的良好氛围。





来源:清朗天空



 
责任编辑: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