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民为本,和为贵。漳州法院历来高度重视调解工作,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实质化解。特在公众号开设“调解的力量”专栏,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通过一线法官们讲述调解历程、分享调解心得,全方位展现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今天分享一起
涉老赡养纠纷的调解故事
《病床前的撤诉》
相依为命
医院弥漫着浓郁的消毒水味。法官经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刘老汉的病房。对法官来说,专程到病床前调解案件是较为少见的。因为不久前,重病的刘老汉一纸诉状,把亲孙子刘小宇告到了龙文法院朝阳法庭。
“哎,这孩子命苦……”病床上的老人叹口气,并没有表示出愤怒,而是开始向法官讲述刘小宇的身世。
刘小宇幼时父母离异,交由父亲抚养。刘父不允许刘母探望儿子,甚至常给他灌输仇视母亲的思想,使儿子与母亲逐渐疏远。但刘父终日借酒消愁,身体每况愈下,早早过世。事实上,刘小宇是爷爷一手拉扯大的。
刘老汉疼爱孙子,没空照顾时,便将刘小宇轮流寄养在几位姑姑家,用自己的退休金支付他的伙食费。刘小宇吃穿不愁,但也慢慢领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于是渐渐不愿表达自己,性格越来越乖戾,得罪了亲戚们,最终又回到刘老汉身边,与爷爷相依为命。若干年后,不幸再次降临,刘老汉确诊胃癌。望着化验单,老人心乱如麻,既要承受病魔带来的痛苦,又要筹谋孙子的未来。
争夺家产
刘老汉担心孙子性子冲,又没有稳定工作,难以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便决定将自己的房子过户到孙子名下,并在5月初,找律师签了遗赠赡养协议。协议写着刘小宇只有在自己生病时好好照料才能分得房产,实际上却是为了顶住女儿女婿的压力,让事情更顺理成章。
“您老人家生病,他来看过几回?”“说到照料,医疗费他出了么?”“真要这样,那我们也不来了!”女儿女婿得知情况后,纷纷急了眼,要求老人解除这份遗赠赡养协议。
刘老汉本想替孙子说句话,但女儿女婿讲的也是事实,医疗费多是他们在支付,小宇又不常来医院探望,让老人家也颇为寒心。经过几番劝说,老人只好在起诉状上签了字。
血浓于水
一番“拉家常”后,老人表示:“只要小宇给我写保证书,保证负责我今后的生活起居和送终安葬,我就满足了。”
找到案件的关键点,法官立即去寻找多日没露面的刘小宇。刘小宇正在某工地干活,经工地负责人介绍,他每天早出晚归,手上还兼着几份工作。“我爷爷住院开销大,现在不拼命赚钱,这个窟窿我怕我填不上。”面对法官的询问,刘小宇有些不知所措。
法官粗略算了笔账,即便他24小时不间断出工,这些收入在高昂的医疗费面前,依然是杯水车薪。但长时间不见面,缺乏沟通,已经在祖孙俩之间形成了一道沟壑。于是,法官将刘小宇带到病房,并组织其女儿女婿一同坐下面谈。
看到孙子出现,也许是思绪起伏,也许是病痛加剧,刘老汉眉头紧皱,全身扭曲得极不自然。大女儿心有不忍,赶紧说:“爸,您放心,我们不是真要和侄子争什么财产,只不过争个理。您生病,他又成天见不着面,我们前前后后围着您转,您却要把房子留给他,我们心里怎么可能没有气?”
刘小宇沉默低着头,从小养成的性格让他不善言辞,只是将打工的全部收入放到爷爷床头。
所有人见状,气都消了不少,二女婿说:“我们几个家庭条件还算过得去,付些医疗费不算大问题。但你明不明白,你把爷爷一个人留在这,爷爷心里难不难受?”法官也拍了拍刘小宇肩膀:“比起钱,爷爷现在更需要你的陪伴。”
在法官的主持下,经商议,女儿女婿承诺负责老人医疗费,而刘小宇也暂时不出外打工,留在家中照料爷爷。
次日,刘老汉打电话向法官道谢,并决定撤诉。
注: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法官后语
龙文法院法官严淑珍:
涉老赡养纠纷的当事人大多出于无奈起诉子孙,内心仍希望得到子孙的照顾和陪伴。通过调解方式有助于当事人敞开心扉,唤醒尘封的亲情,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伦理观念。
本案是“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龙文法院朝阳法庭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法官坚持能动司法,针对老年人体能差、脑力不济等特殊情况,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将法庭“搬”到病床前,既方便老人参与诉讼,又能近距离感受家庭原貌,为调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法庭积极探索物质赡养和精神慰藉相结合的途径,把教育和调解贯穿审理全过程,避免亲人因对簿公堂而感情疏离,也使家庭养老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取得良好效果。
配图漫画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