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怡 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2015年12月被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省最美身边普法人。
2015年2月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3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2017年2月被福建省妇联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2017年3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2021年6月被中共漳州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10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司法厅评为全省普法先进工作先进个人。
2022年1月被福建高院选树为“新时代福建法院英模”。
小城大爱
——龙文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婧怡的职业人生
“周一下午到村委会和当事人家里调查,记得带上执法记录仪;周三上午去看守所讯问‘二进宫’的粟某,回来的路上顺便去趟检察院;周四上午9时‘红领巾夏令营’的30个学生来参观,流程和上次小记者团一样,做好相关工作;周五上午开庭,和当事人确认下调解方案……”2017年11月13日,周一上午刚上班,时任龙文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的陈婧怡组织全庭4个人开个15分钟的短会。
小苗审判——“他们都是刚萌芽的小树苗”
2017年1月2日,陈婧怡接手了新年第一起涉少刑事案件,被告人晓东刚满16岁。
13岁那年,祖籍湖北的晓东随着父亲远到漳州生活,因无法适应环境选择辍学。在社会不良人员的影响下,他开始参与盗窃、抢夺。前三次涉案,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没被追究。16岁生日刚过,晓东再次“犯了事”,而此时父亲再婚了,继母带来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儿子。
开庭前,陈婧怡曾到看守所讯问晓东。时值寒冬,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脚上穿着拖鞋。
“有一次回家走到门口,看到房屋里三个人围坐着吃饭,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不想回家了。两个月前叫我爸给我
带衣服他也没来。”谈及家事,晓东脸上有着跟年纪不符的冷漠。
事后,陈婧怡通过电话与晓东的父亲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情况。
“这孩子让我在亲戚朋友面前丢尽了脸,他已经废了,我不想管了!”因为儿子“劣迹斑斑”,父亲选择了放弃。陈婧怡请晓东的父亲来到法院“家庭课堂”,通过一些因家庭环境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失足少年典型案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晓东犯错根源以及他的真实想法。“别看孩子现在一副大人模样,其实心灵很脆弱敏感,只能用无所谓的态度来保护自己,这个时候更需要你的关爱,如果你都放弃了,那还有谁能帮他重新回到正道呢?”听完法官的话,晓东父亲沉默了。
1月18日,晓东的案子在龙文法院的“小苗法庭”开庭审理,晓东的父亲来到了现场。看到父亲,晓东桀骜不驯的表情瞬间缓和下来。庭审进入教育阶段,坐在审判席上的陈婧怡语重心长地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今后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做事,别再让父亲、让亲戚朋友担心!”
此时,一直沉默的被告人晓东,点了点头,然后将期待的目光移到父亲身上。最后,晓东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庭审结束后,晓东的父亲看着略显消瘦的儿子,紧紧握住他的手:“你好好改造,爸爸在家等你回来。”晓东眼眶湿润了,小声地嚅嗫了一句:“爸,对不起!”
案件审结后,陈婧怡开始了长跑式的回访。和晓东父亲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春节前夕到少管所给晓东送去慰问物品,跟他面对面谈心……
审理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陈婧怡都会翻阅卷宗研究,不放过任何细节,全面掌握当事人的家庭情况、生活学习、成长经历和社会交往,仔细分析犯罪心理。“没有天生就会犯罪的孩子,对失足少年来说,公正地定罪量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他们拉回正轨。”陈婧怡说。
课堂体验——巧解“难念的经”
2017年4月21日晚上8时,陈婧怡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从里面传来的话语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不好意思陈法官,耽误您吃饭了,谢谢您!小星,跟法官阿姨说再见!”老秦揽着女儿小星,紧紧握住陈婧怡的手,一脸歉意。
“没事没事,你们能顺利调解,我们就开心了,慢走!”陈婧怡笑着和他们道别。
老秦和刘某2003年结婚,婚后感情一直很好。2008年,因为单位改制,老秦下岗了。与此同时,刘某在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好,工作也越来越忙碌,下岗在家的老秦自愿当起了“家庭主夫”,帮忙买菜照顾孩子。久而久之,随着刘某职位越来越高,老秦难免觉得有点窝囊,抬不起头。刘某常年加班,有时要陪客户出差,也让老秦心里疑窦丛生。2013年,在一次争吵中,老秦第一次出手打了刘某。过后,二人矛盾便不断升级,争吵打闹成了家常便饭。2016年6月,刘某到龙文法院以家暴为由起诉要求与老秦离婚,并申请人身保护。陈婧怡开出了当时全漳州市第一份人身保护令。因为老秦坚决不同意离婚,希望刘某再给他一次机会,最终刘某决定撤诉。
2017年2月,二人的关系没有好转,刘某第二次起诉离婚。这一次,陈婧怡给老秦打电话时候,老秦的口气很不耐烦,觉得刘某就是在“搞事情”“欠收拾”,过后就拒绝接听电话了。
到了三月底,刘某听说老秦背着她把两个人婚后购买的房子卖了,立刻赶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陈婧怡第一次感受到,办理离婚案件也要和时间赛跑,当即作出财产保全裁定书。可当保全人员赶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却得知老秦早在几日前就伪造刘某的签名,以210万元的价格将房产售予他人。3月24日下午,陈婧怡将老秦和刘某请到龙文法院家庭课堂,针对该案开展调解工作。他们正在读初一的女儿小星得知后,瞒着父母逃课,也来到了法院。调解室里,刘某和老秦一见面,就“交上了火”。
“这是我的房子,我一辈子的积蓄都用在这房子上了,你要和我离婚,一分钱都别想得到!”人高马大的老秦一堵墙似的站在刘某面前,说不到两句就急得脸红脖子粗,举起手作势要打。
“这里是法院,不许你动手打人!”陈婧怡把刘某拉到自己身后,对比自己高一个头的老秦说:“小星就在门外,你们为人父母,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这样的形象吗?冲动解决不了问题!”
她的气势让老秦缓缓放下了手。
回想起那天的“激烈”场景,老秦的拳头会不会砸到自己身上,陈婧怡说她根本没来得及想。
“别急,慢慢说。”这句话,陈婧怡重复了十几次,后续的调解还是数度因吵架而中断。一个半小时过去,双方在分割售房款上初步达成调解协议,老秦愿意平分售房款,但在女儿的抚养权上,双方依然争执不下。
“你看看老秦这个人,脾气那么臭,他爱打我,今后也会打我女儿的。我不同意把抚养权给他!”刘某说。
听到这话,老秦急了:“小星是我带大的,女儿是我的命,你看看你这几年都干了什么!现在我反悔了,钱一分都不给你!”老秦激动得站起来,声音一波高过一波,刺得人耳膜生疼。
眼看着调解再次陷入僵局,陈婧怡把两个人带到不同房间,进行背靠背调解。
走出调解室,陈婧怡打算先找小星聊聊。门外的小星正在玩游戏,她从游戏话题入手,一阵攀谈后,两人逐渐熟络起来。聊天中陈婧怡得知,刘某经常出差,家里大事小事都是老秦一把抓,提到老秦,小星满脸笑容:“我老爸很好,这次期中考如果我能进班级前30名,他要带我去游乐场玩。”“妈妈不一起去吗?”陈婧怡问,“我妈应该要上班吧,不知道……”听完小星的回答,陈婧怡心里有了数。
对刘某的单独调解数次被刘某客户的来电打断。陈婧怡说:“老秦虽然赚钱没你多,但是在家做饭带孩子,不能说对家庭没有贡献。你看看,小星和老秦的感情多好,现在孩子正在青春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你工作忙碌,常年出差,母亲年纪也大了,你忙不过来孩子让老秦带,你也可以放心。”听完陈婧怡的话,刘某沉思了良久。
“你看看小星,现在因为你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产生了叛逆心理,学习也不上心,大家好聚好散,多年夫妻没必要闹到成仇人。”陈婧怡对老秦说。最后,老秦做出让步:“小星由我来带,在原来的调解基础上我愿意再补偿她5万元!”
最终,双方敲定了调解协议,小星由老秦抚养,售房款老秦分得100万元,刘某拿到110万元。双方和平分手。
陈婧怡步履轻松走出审判大楼,头顶的星空格外明亮,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玉兰花香,这个案件已忙碌了好几天,今晚终于解决了。
“有的离婚案件要快刀斩乱麻,有的离婚案子急不得,当时纠结难断,放一段时间,当事人气消了、想通了,就好调解了。”陈婧怡逐渐积累了化解离婚类案件的经验。
水滴教育——“润物细无声”
2018年的第五场法院开放日,30名学生如约而至,这次的学生较以往特殊,有优秀少先队员代表,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及服刑人员的子女、不捕不诉青少年等特殊群体。
参观完刑事法庭和民事法庭,这群小朋友拥进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兴奋地这边摸摸,那边看看。绿色为基调的教育基地里,身着黄色上衣的小朋友犹如一群绿地上跳跃着的小黄鸟,热闹非凡。
“同学们,我们来看下法治教育基地的第一个篇章,‘法’篇……”陈婧怡话音刚落,刚刚还四处游走的“小黄鸟”一下子簇拥在陈婧怡面前,兴致勃勃地仰起小脸。
“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守护他们纯真的眼神,就是我现在做的事情。”陈婧怡说。
2013年12月,龙文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龙文法院建成,基地的每一个案例都是陈婧怡精选的,这几年迎来送往多少批这样的学生和家长,陈婧怡自己也数不清楚。从刚开始的自己独自解说,到现在多人解说,“超级问答”“如果我是法官”“许愿树”等节目环环相扣。为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的主题和节目经常根据参观者的年龄、关注热点做调整。在一点一滴的逐步完善中,龙文法院的未成年人“法院开放日”开放日已然成为一个法治教育的活招牌,吸引了各家学校排队参与。
除了“迎进来”,陈婧怡还组建了一支“走出去”的青年志愿者队伍,除了寒暑假前的“假期安全伴我行”专题讲座,还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在小学,举办法治互动课堂,设置法治展板,组织游戏问答,增强普法的趣味性。在中学,借助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堂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治印象。陈婧怡把志愿者到各所学校上课时候的照片整理成照片墙,串成了一串小脚丫。这几年,小脚丫走遍了龙文区每一所中小学,还包括了陈婧怡自己的母校。照片里的陈婧怡从长发到短发,再到中长发,站在同学们中间,脸上笑意盈盈。
“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迎进来,法治教育的每一场活动就像一颗颗水滴,浇灌着一株株小苗,润物细无声,小苗健康成长为大树,才能成为撑起国家的栋梁。”陈婧怡说。
多年来,旺盛的学习精神和认真钻研的态度,让陈婧怡一步步成长为现在龙文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在她的积极推动下,龙文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工作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为理念,透过大量有效的审判、帮教案例调研,以家庭教育为关键点,全面开展青少年权益保护、法治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创先争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家庭课堂”,用爱和温暖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灯”。
春夏秋冬,日月轮转,看着漳州这个小城市一天天变美,能尽自己的一点点力量为小城添点砖、加点瓦,陈婧怡感觉挺好。